潼关游记 整个潼关尽收眼底
古代潼关城是历史上一座著名的关城,位于现在陕西东部潼关县城以北约10公里的黄河南岸,这里和函谷关一样扼守陕西关中与中原地区的通道,优势是离关中近比函谷关在后勤补给方面更容易,具专家考证汉代就已经建关,唐朝中后期开始扩建潼关,明清时期的关城雄伟壮观,所以被清朝一个皇帝封为天下《第一关》,新中国建国初期以修建三门峡水库,关城可能被淹为由,整座关城被拆毁,甚为可惜!借着清明假期过去看看,去过函谷关以后第二站就是潼关。
从灵宝市坐长途车一路向西,地势比较平坦,本以为可以看看黄河崤山之间的自然风光,但实际上天空灰蒙蒙的,这里是一片矿区,大大小小不少金矿,是不是金矿造成天气污染不得而知。豫陕交界的豫灵镇相当热闹,看来开矿使这里比较富裕,但是县道条件不好,3个小时才到现在的潼关县城。
看介绍说潼关的肉夹馍最有名,办好住宿就找了家店尝尝,馍做的不错,外焦里嫩,但是肉太咸了,总体感觉和在欧洲吃的土耳其烤肉饼很近似,根据土耳其的历史,感觉这两种饼很可能有历史渊源。吃完饭转了转,新县城比较现代,道路横平竖直,大概就是领导们喜欢的样子,但是没啥特色。
第二天一早吃的豆腐脑还是酸的,和河南那边一样,但是葱花饼非常好吃,就在长途车站路口西侧一点的一家小店。
坐上去风陵渡的小巴车,一路下坡约半小时就到了明清古城遗址附近,下车向前不远,按照地图查看就来到水坡巷,这里是明清老潼关城保留下的唯一一条巷子,还有一些保存较好的老民居,估计居民不多,没见到几个人。
出来后按一份老地图查看,附近应该就是两座南门所在地,但是没有丝毫痕迹了,后来发现整个老城基本也是毫无痕迹了。
继续向北走了一段,有一条向东上坡的大路,路两边排列着仿古新建筑,还没有完工,沿路上去就看到了鼓楼,基本是原址重建,外墙和台阶应该是用的老城砖,也算用了些心思。右转向南上坡有个牌子写着上南门,到土墙附近查看,果然可以看到土堆有城门的形状,土墙上还有几块遗留的大块石条,出了土墙爬到墙上看了看,土墙应该是利用原来的生土而成,墙外还有条河沟,应该是护城河遗址,这里应该就是明清时期的上南门。记得有位朋友的攻略上提到南面的塬上有汉代古城遗址,正好碰到一位当地老者问了问,他说上面没有什么了,当天天气预报风力5级左右阵风7级,刮的脸上都疼,估计时间也不够只好作罢。
回到土墙里向东走了一圈,南墙完整,东墙依稀还有,东北角应该是老东门的位置,但是没有任何痕迹,到北墙向下看,黄河离北墙大概有二三十米的高差,高度差这么多黄河哪有什么威胁?凭什么把闻名的历史古城拆的一干二净?真的很惋惜,但是这种败家子行为是没人负责的,而且不少地方现在还有这种破坏行为,仍然没有停止。
向西一些有座比较大的仿古建筑,再向西有座女娲的大型雕像,艺术水平还是不错的,从几个角度看都很完美,再向西有个大型仿古建筑是潼关博物馆,还没有建好。这就是老城东南高坡上重建的景区。
向下看,下面潼水两边平坦的地区应该是老城原来最繁华的地方,有县政府等建筑,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。黄河边有座新城楼,应该是原来的北门,其他原来老城区的地方都在拆迁,乱七八糟的,估计若干年后一座仿古新城会出现。走到北门城楼看了看,没有开放,到黄河边转转,有坐快艇游黄河等旅游项目,比较有特点的,是有一座抗战时期国军的碉堡,与当时日军占领的风陵渡隔河对峙,值得瞻仰一下。
看看还有时间,就爬上潼水西侧的凤凰山上看看,这里原来是老城的西墙,还有一条和潼水几乎并行的禁沟,过去这里有十二座城池守卫潼关城,称作十二连城,现在还有一些残留的烽火台似的遗址。
站在凤凰山上,向北鸟瞰,蜿蜒的渭水汇入黄河,黄河从北向东一个大转身,在晋陕峡谷中浩浩荡荡向东奔去,潼关的位置正好是山水之间东西南北交通的咽喉,在西斜的阳光下,整个潼关尽收眼底,希望有朝一日这座历史名城能重现往日风景。
网上找了四张老地图,对原作表示感谢!
上一篇:疯游记 到长沙怎么能不吃臭豆腐
下一篇:公盂游记 江南香格里拉的世外桃源
热门推荐
点击排行